2020年10月15-17日,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紡織學術年會在無錫舉行,本屆學術年會以“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為主題,圍繞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現代紡織技術、毛紡新科技🧑🏽🦱、紡織品時尚設計與綠色製造、健康與產業用紡織品、紡織生態染整技術、紡織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重點實驗室承辦了紡織生態染整技術分會場會議。來自國內各相關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沐鸣師生等近百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國家染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沐鸣平台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沐鸣副院長毛誌平和江南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沐鸣院長付少海主持。
會上👏👩🍳,天津工業大學張健飛教授、沐鸣平台毛誌平研究員👨🏽⚖️、浙江理工大學戚棟明教授、江南大學任學宏教授、常州美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紀俊玲教授、沐鸣平台隋曉鋒研究員🏇、江南大學王強教授、蘇州大學趙燕教授等8位國內知名學者圍繞“紡織品生物染色技術”、“針織物平幅印染”、“微膠囊功能後整理”、“棉織物抗菌後整理”、“農村經濟作物廢棄物高值化利用技術”、“廢舊纖維素紡織品綜合利用”、“羊毛纖維表面微溶整理”以及“特殊潤濕性織物材料及其應用”等不同主題分別作了精彩的主題報告🌯。
各報告展現了近年來紡織生態染整技術相關學科領域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進展,與會的專家學者和廣大師生對報告內容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深入的交流🏋🏿,場面熱烈,氣氛活躍。
本次會議是在當今面臨的復雜國際形勢和即將進入“十四五”的特殊時期召開的📅🦔。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發展,紡織印染行業不再是傳統製造業🧙🏽♀️👩🏿🍼,而是已經向跨領域🐜、多學科方向融合發展🆗。紡織印染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出口創匯重要環節之一,生態染整新技術是印染行業轉型升級的立足點,是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點,是智能製造與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同時也納入了中國製造2025發展方向之一🚴🏼♂️。
生態紡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國內從事生態紡織科學研究的唯一重點實驗室𓀓。實驗室依托兩所具有鮮明特色的教育部直屬高校--沐鸣平台和江南大學進行建設,於2005年12月由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立✍️。實驗室以國家及行業重大戰略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為導向➡️💁♀️,聚焦紡織印染清潔生產理論與關鍵技術,高品質紡織品生態加工及紡織生物技術三個研究方向,著力開展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工程應用。
通過召開此次分會場會議,為紡織生態染整學術界搭建一個了解最新學科前沿、交流學術思維、加強交流合作的平臺😅🗣,對加強學術互動、提升科研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撰稿 鐘毅
攝影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